陵园的产生与葬式文化
来源:上海殡仪公司点击: 发布时间:2020-07-31 23:39
陵园,人们通常理解为公墓。这里“公”,指众者;“墓”指坟 墓,即埋葬尸骨之地。春秋战国时,儒家经典之一,记载各种礼仪论 著的选著《礼记•檀弓上》中记载:“古也墓而不坟。”按古时凡葬 不准土植树者谓之墓。西汉时期史学家、思想家司马迁的《史记》 写道:“先帝园陵寝庙,群臣莫习。”这里的“园陵”是指帝王的墓 地。北魏时期的地理名著《水经注•谓水》记载:“秦名天子冢曰 山,汉曰陵,故通曰山陵矣。”此处指帝王的坟墓为“山陵”。总之, 古书的记载中只有帝王的墓地才能用“陵”,如皇帝陵、十三陵、明 孝陵等等。
新中国成立以后,“陵园”已再不是帝王们的专利了。“烈士陵 园”,就是其中之一。而平民百姓百年后的“寝宫”还多数称为“公 墓”。“陵园”也好,“公墓”也好,在骨灰安葬、寄存故人的遗物、 遗骨的功能与作用上没有什么区别,,它们只是命名不同而已。比如: 上海的“滨海古园”、“福寿园”;北京的“万佛华侨陵园”、“潮白 陵园”;台湾的“顶福陵园”;贵阳的“凤凰山公墓”;哈尔滨的“皇山公墓”;杭州的“临平公墓”等等。
陵园是公墓的园林化,它是葬式文化的重要载体,既要有墓,又 要有园林。但在其衍生功能上,则是有侧重的。对于陵园最基本的硬 件要求就是土地。这也正印证了中国人死后“入土为安”的传统葬 式观念,可以说,土葬形成了最初的陵园。中国历史悠久,地域辽 阔,不同时期、不同地区以及不同民族都有不同的葬式礼仪与文化。 因而,出现了各种形式的陵园。
土葬是最古老、最普遍的葬式之一。在我国,最早的土葬是旧石 器时代的北京山顶洞人。新石器时代的墓葬已有大量发现。当时人们 实行土葬主要是为了防止死者被野兽吃掉,同时也是期望死者得到永 恒的安息。初期的土葬不用棺材,只是将死者用树皮等物稍加包裹, 埋入地下,不起坟头。以后为了便于辨认和纪念,逐步起坟修墓。最 初的坟墓没有墓碑,立碑的目的只是为了便于识别坟墓。在墓碑上题 刻文字,始于汉代,称之为墓志铭。墓志铭记载死者的姓名、籍贯、 家世、生平事迹,宣扬死者的功德,或文章著作、逝世时间、葬地, 最后是铭文。石碑可以留存千百年之久,既可以使死者流芳千古,同 时也能起到劝化世人的功用。在上古时期,氏族成员死后,都实行氏 族丛葬,葬入公共墓地。后来公共墓地往往成为下层社会民众的埋葬 地,称为“义冢”,因为坟墓大小不一,墓与墓间的距离也没有定 制,比较混乱,所以又称为“乱葬岗”。统治者的墓地则演变为家族 墓地,古代的家族墓地是维护社会伦理道德的一种方式。
东汉时期,僧人和信徒都实行火葬,到唐、五代、宋、元时期, 民间火葬比较普遍,尤其风行于江南各省。当时,对于瘟疫流行之 后、或贫贱之家无钱又无地埋葬死者,大都采用火葬。但是,儒家文 化排斥火葬,宋、元、明、清时期,都曾明令禁止过火葬。火化后的 骨灰,处理方式各民族有所不同。游牧民族有掘坑掩埋和撒入江河的 习惯。佛教僧人及信徒,多装于陶罐之中,再放入墓塔,或埋于墓 地。汉族人吸收了他们的方式或将骨灰撒向山河大地;或留以纪念, 祭供于灵堂;或装于陶罐、石匣、木棺之中埋入墓地。作为死者的象 征,骨灰的处理是一件庄重的事情。如果死者的骨灰需要保存,那么 火葬方式的“二次丧葬”多数又回到了土葬。
由于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,我国边疆少数民族还有诸多葬式,如 西藏地区的天葬;四川和云南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水葬;西藏、东北 的鄂伦春族和内蒙古的鄂温克族的风葬;古代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流行 的一种古老的葬法——雇葬,包括悬棺葬和崖洞葬;藏族最高贵的一 种葬式——塔葬,又称灵塔葬,只有极少数大活佛死后才能实行这种 葬礼,先把尸体脱水,再用各种药物和香料处理后藏入塔内,永久保 存,西藏的布达拉宫内就有这种灵塔。
汉族和绝大多数少数民族的丧葬方式一般以土葬和火葬为主。自 从20世纪50年代后,以毛泽东为首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倡导火 葬,改变旧的丧葬方式和习俗,提倡新的、科学文明的丧葬方式,拉 开了我国殡葬改革和殡葬事业发展的序幕。1992年8月,国家民政 部颁发《公墓管理暂行办法》,1997年7月,国务院颁发了《殡葬管 理条例》,其中都指出各地人民政府应当将公墓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 划,使殡葬事业和陵园建设走上了有序的、健康发展的轨道。
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,随着人民大众生活水 平的逐步提高,人们对丧葬消费也提出了新的要求。陵园从行政管理 向经营服务型转变。陵园经营的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陵园管理 水平的高低,通过提升陵园文化内涵,使陵园管理向陵园文化管理转 化,以此提高陵园的管理水平。
以上是上海殡仪公司为您分享的陵园的产生与葬式文化的相关内容,了解上海殡仪服务流程及殡仪动态请访问上海殡仪资讯栏目。